如果您或您周围的人出现以下症状,很可能羅患“特发性突聋”:
1. 突然出现单侧明显的听力下降或耳闷(双侧罕见);
2. 常伴嗡嗡或吱吱等耳鸣;
3. 少数患者伴有眩晕。

一.什么是特发性突聋?
突发性耳聋,是指72小时内出现的、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,通常只影响一侧耳朵。通常在数分钟、数小时或1天之内听力下降至最低点,鉴于其大部分发病原因不明,因此临床上又称为“特发性突聋”。目前特发性突聋发病人群日益增多,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极大,多数患者描述为“一觉醒来就听不见了”,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对于听力的拯救相当重要。
二.特发性突聋的主要表现
1. 听力下降:这是突发性耳聋比较明显的症状,通常发生在72小时以内,而且大部分是单侧发病,双侧发病较为罕见。
2. 耳鸣:耳鸣为持续性或间断性,常表现为“嗡嗡”或“吱吱”等异常杂音。
3. 头晕或眩晕:少数严重突聋患者可伴有头晕甚至眩晕。
4. 情绪烦躁:听力下降、耳鸣、眩晕及头晕等症状一直持续,睡眠质量差,患者往往表现为烦躁、焦虑,甚至抑郁。
5. 睡眠异常:患者往往睡眠质量极差。
三.及时就医的重要性
特发性突聋经过治疗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痊愈,预后跟患者突聋听力下降曲线类型和治疗时间早晚直接相关。听力下降类型无法控制,而治疗早晚您们则可以把握,“治疗越早听力好转甚至恢复的可能性越大”。黄金治疗期为发病后72小时内,因此一旦出现症状,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。
四.治疗方法
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对各型突聋均有效,一般作为基础治疗。合理的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效果好。
1. 低钠饮食:有利于减轻迷路积水
2. 糖皮质激素:抗炎、抗病毒、免疫抑制等
3. 血管扩张药:钙离子通道拮抗剂、组胺衍生物、活血化瘀中药等4. 溶栓抗凝药物:蚓激酶、巴曲酶等
5. 营养神经药物:甲钴胺、维生素B1、能量合剂等
6. 高压氧治疗:通过增加血液中的氧含量来改善内耳的微循环。
五.预防措施
虽然突发性耳聋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,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尽量减少风险:
1.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分贝噪音中;
2. 严密监测血压、血糖、血脂等指标,避免全身基础疾病所致内耳供血不足;
3. 保证充足睡眠、避免疲劳、保持情绪稳定乐观;
4. 烟酒控制、清淡饮食、适当锻炼等,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。